果桑树的繁殖、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桑树分布广泛,目前我国已收集近3000份果桑种资资源。果桑的营养丰富,药用价值高,**风味好,并具有生态、经济、观光等价值。下面一起了解下果桑的栽培技术。 一、繁殖方法 果桑繁殖可采用多种方法。 种子 采收紫色成熟桑椹,搓去果肉,洗净种子,随即播种或湿砂贮藏。春播、夏播、秋播均可。夏播、秋播可用当年新种子。播前用50℃温水浸种,待自然冷却后,再浸泡12小时,放湿砂中贮藏催芽,经常保持湿润,待种皮破裂露白时即可播种,按行株距20-30厘米开沟,沟深1厘米,每1小时米2用种量7.5-15千克。覆土。约经10天出苗。苗高3-4厘米间苗,去弱留强,并补苗。春、秋季按株距10-15厘米定苗。 嫁接 袋接法,于嫁接前20d剪接穗,湿沙贮藏,使砧木剪口处的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成袋状,然后插入接穗,以插紧为止。芽接,春、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状芽接(套接)。 压条 早春将母株横伏固定于地面,埋入沟中,露出*,培土压实,待生根后与母体分离。春或秋季进行定植。按行、株距2米×0.4米开穴,穴径0.5-0.7米,穴底施入腐熟厩肥,上铺薄土一层,栽入,填表土后,将植株向上提一提,使根部舒展,再填心土,压实,浇水。 二、栽植技术 苗木选择 首先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和高产、优质、抗病的果桑品种,品种要求**,根系要发达,无检疫性有害生物,选择苗木直径0.8cm以上且大小均匀的1年生果桑嫁接苗。 密度选择 苗木落叶后到次年春季桑芽萌动前,12月初至次年3月上旬均可栽植。叶果兼用型的果桑种植密度应选择300~600株左右,而以产果为主的果桑667m?种植密度则应选择200~300株。行距保持在3.0~4.0m,株距保持在1.0-1.5m。 土地整理 全园翻耕、整畦后,在定植点撒入10kg 以上的腐熟发酵羊粪**肥与表土拌匀后作底肥,然后挖穴备栽。 种植 将苗木理直根系,扶正主干放在定植穴*,然后边填土边踏实,同时轻轻提苗,确保根系与土壤密接,嫁接口露地。定植水要浇透,再覆盖一层薄土以保湿。